6月21日,中山市2018年民办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暨市梁丽文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大信学校隆重举行。莅临本次研修活动有: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民办教育科科长雷泽洪,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段菁华,市委党校教育技术教研室主任吴寒冬,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陈明宏、刘燕老师,市教师进修学院继续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何取林,教育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况亮,市教师进修学院赵龙山教授,石岐中心小学副校长刘利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黄伟祥,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常务副校长梁丽文,市梁丽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学习班的全市民办教师学员代表等。
活动伊始,石岐中心大信学校宋文艳老师和四1班的孩子们为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营养午餐》,宋老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了怎样的搭配才是合理的营养午餐,初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课堂上,宋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在学会判断套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合理搭配。活动中宋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了选择套餐及投票的信息技术操作页面,不仅优化了统计的过程,又高效的解决了问题,给在场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说课环节,宋老师也重点介绍了学生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经历发现问题、交流探讨、整理数据和应用数学的全过程,让在场的老师们更加明确了活动目的及设计意图。
接着,市梁丽文名师工作室吴坤玲、罗婷婷、钟建萍、粱钜全、梁建华等学员代表分别通过信息技术与四维度及16个观察点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他们在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学生应有的机会和教师提供的帮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观察,充分肯定了宋老师的课程设计,并高度评价了信息技术在本节课应用的实效性、创新性及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随后,市名师梁丽文校长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发言,梁校长首先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她提出本节课就是在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学向生活实践的拓展,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实性、拓展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梁校长还充分肯定了本节课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趣味性和由传统单向学习转向单向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高效性,并引用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名言:“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习材料的兴趣”,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共鸣。
随后,各位专家也各抒己见,市实验小学黄伟祥主任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向在场的老师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用信息技术?怎么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用的怎么样?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思考,他指出,大数据的产生和信息技术发展是现代教育方式转变的手段,是为老师学生高效减负服务的,真正达到用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所用。市进修学院赵龙山教授则是在肯定了本节课亮点的基础上对本节课的设计提出了思考。他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真正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鼓励老师们让学生走出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在活动中注重数学知识的渗透,重视小组活动的实效性。市教研室刘燕老师则充分肯定了宋老师的设计,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没有丢掉传统教学的优势,巧妙的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了整合,有效的解决了问题。她鼓励一线教师们大胆创新,从书本走向生活,还原数学的本来面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所用。市进修学院况亮主任结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发和应用方面给予了肯定。最后中山市民办教育科雷泽洪科长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和活动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他寄语全体参训学员,希望他们将此次研修活动所学知识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在梁丽文名师的带领下,全体工作室成员又一次充分展现了自身良好的数学教学素养,体现了工作室团队研讨的凝聚力。相信梁丽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也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

活用信息技术 促进专业发展
——记中山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暨市梁丽文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2018-06-22
撰稿:辛凤婷 审核:杜少君 摄影:林磊明 吕梓健 审图:谭兆锋 发布:谭兆锋
撰稿:辛凤婷 审核:杜少君 摄影:林磊明 吕梓健 审图:谭兆锋 发布:谭兆锋
